到南部去拜訪廠商,得空打了電話問候老朋友,驚訝地得知朋友才剛轉換到一家知名公司,產品領域也與先前的公司不同了。
朋友先前的公司從傳產走過來,進入ICT產品的應用,原先的計劃是產品可以先在大老闆的工廠先行安裝、試驗,成熟後可以往外推廣,只要鎖定同類型的工廠,市場就夠大的了。搞了幾年似乎事與願違,工程師紛紛出走,最後朋友也跟著離開了。
聊起來才知道,產品團隊對於新的應用領域算是新手,他們專精的是技術,而該應用領域內的競爭老手(都是歐商)經營已超過20年,顯然要跨過學習曲線的成本不低。
雖然大老闆的工廠方面配合度很好,仍然有其限制,比如時間或是試驗、故障、停機的干擾與損失。更糟的是,他們想要前台、後台全方案的吃下來,全都自行研發,系統最終過於龐大,超過團隊能力所及,可以想見客戶終究無法接受其方案的品質。就其本質而言,該工程只佔客戶總投資額的非常小的份額,總不能因小失大吧。
這樣說,ICT產業想要擴展其應用面,從PC、消費品,走向工業(汽車)、商業(科學)、醫療(所謂ISM),障礙可謂不小,即便是朋友的新公司,也是工業品。
這些都是新領域、新應用,已(曾)經在IT產業呼風喚雨的TW公司,到底該如何才能在ISM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