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2013-1004 依據當下的情境與問題,把話說清楚



一篇關於商業溝通的文章。
我覺得有兩種情況要先區分:一是事前準備充份的正式的場合,二是比較不正式的的問答,甚至是聊天。



該文想要涵蓋的比較接近情境一,如果是情境二則似乎不那麼從容與有條理。常見的狀況是,經理人時間有限(我很忙,這裡不是酒吧或咖啡廳!),他很多議題同時要去處理,必須快速切入,達成結論,然後可以往前移動。可能大腦的雷達掃描區域有限,在這區域內人會去注意的光點也是可數的,講白了,不在追蹤區域內的其他信號,在當下會很快速地被認知為干擾,必須迅速加以排除。所謂主題,就是在追蹤區域內的光點,

如果聽者(太笨)無法同步抓住焦點,就很可能發生雞同鴨講的狀況,而發生「你到底有沒有聽清楚我的問題?」(發話者的主題與期待。)而本文提到的「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啊」的情境則還沒發生。所以作為聽者(被詢問者,被傳達者。)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了解問題、做出回應,則整個溝通的步調與效率是有問題的,甚至令人無法容忍的狀況。


(與R不期而遇之後的雜記。)
============================================
用邏輯力,把話說清楚,把報告寫明白
《經理人月刊》2012年2月號



  • 溝通的目的在於,如何讓對方在知道訊息後,做出理解(同意)回饋(建議)或採取行動。
  • 明確的「主題和其相關解答」與同時傳達「期待的反應」。


主管:山田,X公司最近的業績如何?
山田:是,X公司最近一季銷售額為220億元,營業利益為5億日圓。昨天股票收盤價為每股358日圓。
主管:所以呢?
山田:啊!是……好像還有特別損失的部分,扣除稅額之後,利益為兩億日圓。
主管:哦!所以呢?
山田:啊!還有……該公司利息收入為兩百萬日圓,銷售成本……
主管:我是問你,他們的業績怎麼樣?好或不好?
山田:哦!是……似乎回升了不少。
主管:好啦,有上升就是了,我知道了……



  • 資料準備充分、回答內容也很詳細,卻說不到重點上,聽的人依然一頭霧水,「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啊?
  • 明確表明期待,促使對方做出反應
  • 問題不在資料不足,而是談話中的「主題」與「期待」模糊不清。
  • 5個基本要素:「說者(作者)」「聽者(讀者)」「主題」「解答」(報告或提案)與「期待的反應」(ACTION)。
  • 用有邏輯的立論,提高說服力,3個要素:
    • 結論(說明主題核心)
    • 根據(為何達此結論)
    • 資料(導出根據的事實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