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Change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8-12-17
        Stanford 大學工學院院長,James D. Plummer,在最近的IEDM會議上,表達了他對工程教育的看法,題目是:"Educating Engineers For The 21st Century"。相關新聞刊於EETIMES, "'Change' needed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這裡摘錄一些重點如下:
展望未來,三大領域: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energy and life sciences,都需要優秀的工程師投入。 他憂心地看到,美國,歐洲或日本,學生對工程的興趣有下降的趨勢,而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主修工程學生人數,則爆炸性地成長。

他認為過去50年,過度重視專業課程的工程教育,已無法面對現今世界的挑戰----Internet everywhere, global and unpredictable career, changing technology
認為法學院或醫學院的模式較佳,研究所之前的教育偏基礎、通識,這與工學院有很大的差異。

他認為真實世界的工程,乃由下列各要素組成:
real world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 science + art + business.
但是學校教育尚未能提供某些關鍵技能,如創業、商業、團隊合作、、等。
所以,他主張學校必須改變,培養學生:

1. ''T-Shaped" 人才,專業深,廣度也要夠
2. Innovate and be creative
3. 企業家精神
4. 團隊合作
5.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s
6. Competitions
7. Glob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8. Better communication skills
9. 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s
10. Why engineering is important

        這是教育界發出的反省及警訊,並且Stanford也已實際地做出改變,可參考該校eCorner。做為高等教育的領導者,Stanford的工學院,已對未來的世界所需工程的人才,做了準備。

        當然,回到現實,老美不願當工程師,潛在的問題是工程師雖屬白領,卻是高級黑手,賺的是辛苦錢,不如行銷人員 光鮮,純粹做先進技術研發的,究竟不如搞商品的多,加以新興國家工資便宜。於是工程師的工做,不是留給有色人種,就是外移(包)到海外,此之所以 Stanford要強調工程師的重要性及鼓勵學生具備全球化(跨文化)視野、經驗。

        回顧我自己的學生時代,經濟並不寬裕,我們規矩地走在 社會認同的軌道上,除了讀書,就是一些些的玩樂及一些些的苦悶。在那樣的年代,沒有老師會告訴你,要培養何種能力,未來將如何,甚至,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念那些科目。這樣的一代,趕上了台灣經濟成長的大潮流。而今,台灣已然變成電子製造強國,為數眾多的上市電子股,每日成交值左右著股市的漲跌。股票分紅,曾經造就了一堆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直到最近因法令修改後,盛況才不復見。

        有人以為,在戒嚴氛圍中成長的台灣人,認命的工作著,剛好配合大量生產的需要,造就了經濟快速成長及龐大的外匯。也因此海島經濟的限制,代工製造變成顯學與 宿命,在全球經濟的食物鏈中,台灣雖佔有重要地位,但論及價值創造、生產力、生活水準,都還不算是贏家。在美國,類似Stanford的學校,能夠不斷地獲取經費做先進的研發,灑下的種子,如果能萌芽,就轉移到如矽谷之業界,接續商品化的歷程,形成一良性循環。就像肥沃的土壤下,肥大的根不停的衍生,適當的時候,就冒出芽來,長成一棵大樹,甚至一片森林。以半導體為例,播種、耕耘的時間可能要幾十年。不細 察,我們會以為產業是一夕之間蓬勃、茁壯起來的。

        我們過去的做法,是短時間內直接把外來果樹移植到台灣的土地上,如果有幸成功,我們就擴大戰果,以低價競爭,再複製,衍生。其成果是產業形成了,出口增加了,國民所得提高了。但在面臨新興國家以類似的策略競爭時,產業只能連根拔起地外移, 留下的是一片荒涼的土地。然後,下一步,想想我們還可以移植哪些熱門的外來果樹。在這不停地移植、外移循環中,要問的是,產業的根在哪裡 ? 從明顯的指標,可以發現,台灣雖然是IT製造大國,卻不是IT應用大國(BIKE 亦同)。簡言之,我們追逐短期的財富,雖過勞死,亦在所不惜。同時,這類淺碟及速食型的做法,也是造成業界管理手法或工程師的品質無法提升的元兇。

        同時間,高等教育也蓬勃發展,學生急著進入職場,出國進修比例降低,理工科系,由於大學增班,新大學設立及專校升格科技大學,錄取率幾乎大於100%。 同時間,大學教育供過於求的問題,也浮上檯面,很多大學恐將面臨招生人數不足之困境;社會、企業抱怨教育品質低落,高等教育人力無法用於提升產業競爭力, 形同社會資源的浪費。

        2005年,政府急於想要提升高等教育的世界排名,推出"五年五百億元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一目標是十年內產生一所排名世界百大的國際一流大學,第二目標是五年內發展出十個亞洲一流的頂尖研究中心。所謂頂尖大學計畫,是以研究為重點,各大學紛紛設立大型研究計畫,爭相搶食龐大的政府經費。如果計畫的成果只停留在人員、硬體擴充,論文篇數增加、排名提升,而對教育品質、產業環境無法發揮升級的作用,五百億元恐怕要白花了。

        遺憾的是,就大學培育人才的功能來說,我們沒有看到大學提出類似Stanford的願景,或改革計畫。遑論,關於產業政策的關聯性。

        面對百年首見的經濟風暴,無獨有偶地,美國人開始反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FRIEDMAN,"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在最近一篇題為"Time to Reboot America "的文章中提到,最聰明的美國人跑去做財務金融,搞複雜的錢滾錢的遊戲,而非設計汽車、手機、電腦、教學、軟體及醫療器材,以改善生活和生產力。 政府能做的不只是紓困,而是重新啟動(reboot)。面對未來的挑戰,政府必須挹注經費於: 訓練教師、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發及基礎設施以提升生產力。

        這需要學校與業界的願景,努力投入與分工合作,及十年樹木的耐心。 面對未來,我們需要何種人才及產業 ? 五年五百億元就可以有答案了嗎 ? 這塊土地該如何耕耘,才能長出豐收的果實 ? 台灣小島,歷經30幾年的成長,電子產業及高等教育的發展似乎同樣面臨了瓶頸。 過去台灣的步伐總是以美國為首是瞻,龍頭擺一下,總要一些時間的延遲,龍尾才感受到。 等而下者,後知後覺,甚至不知不覺,或者是我們竟然晚了30年。

        不禁要問,能站在全球化的觀點,籌畫出下一階段的路,或甚而引領風騷的領導人,在哪裡?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Plan the work, Work the plan

2008-12-07
        公司裡,啟動一件工作之前,我們習於企畫(PLAN)事情,無論是預估收益,執行經費,執行進度規劃,所需資源,風險評估,...........等。計畫書的架構,使我們可以檢視其內容、假設及可行性,據以說服老闆,客戶,投資者.......等,計畫利益相關人士。

        無論如何,專案的企畫,只是我們對未來的規劃及預估,基本上就是一種風險投資,本質上,不確定性很大。除了算命師,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明天會如何。即便是 企畫本身,也可能面臨需要大幅更動的挑戰。當然,也有一種計畫只是主事者的一廂情願,經不起分析的願景,非屬我們關心的範疇。

        徒有有良好的企劃,並不能保證專案的成功。專案執行過程中,外在、內在環境的變化,會影響手段、甚至目標的有效性。這裡需要人的行為(ACTION)與投入,人必須在時間壓力下,找出選項,做出選擇、判斷、並往最有利的方向移動。

        更挑戰的是,決策的當下,我們經常無法得到所有的資訊,或甚至不可得,但我們無法等待。這是REAL LIFE。

        即便是夢幻團隊,也需要好的領導者,這領導者就像NBA教練,他會永遠在場中,指揮球隊,掌握狀況,絕非part time job。他得把球隊的戰力發揮出來,而非抱怨球員的失誤。儘管戰前已做過策略模擬,根據臨場的狀況,必要時得做出改變的決定。

        改變會引起團隊的衝突,經理人可能不能忍受跳脫制式流程的做法,技術人員對不確定更趨保守。如何凝聚團隊及說服利益相關人士,這是團隊領導者的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