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上課了

2009-03-19
        最近有個機會在職業訓練機構講課,上課成員大都是科技大學畢業且剛退役的年青人,另外有些是經濟冰風暴的受害者。

        老實說,第一堂課是有些緊張,也花了點時間準備材料。我的想法是,入門的概論應該提及歷史的發展,應用範疇,所要解決的問題,並兼顧整體的視野;這樣,學員 可以掌握學習目的,瞭解為何要學習這門課,及課程進行的方式。其間,免不了要帶入一些枯燥的基本知識或理論,因此要用到一些英文資料。想不到課後,該機構 主辦人跑來告訴我,英文資料太多,學員吸收、瞭解有困難。起初是有些驚訝,後來我想連著名的李家同教授,都得幫他的碩士班學生加強英文,也就釋然了。

        英文可以不是問題,只要我不去看它、用它,中文網站都看不完了!

        麻煩的是,這門課要用到軟體,全英文手冊,介面,還不時得參考網站資料。

        另外,主辦人還說,講課的份量不要多,儘量安排實做。我原先的想法---由整體而局部---看來有問題,得反過來才行。於是課程的進行轉而以實做為主,講解為輔。針對每一個實做,我得把完整的方案,事先準備好,於課堂中,一步一步帶著他們完成,順道說明其間的基本概念。然後,要求他們做一些變動、修改。即便如此,當錯誤發生時,雖然電腦已回應錯誤訊息(error or warning message),他們只能求救。也就是說,缺乏問題意識及解決的能力。在這樣的狀況下,直接給問題要求他們實做,是行不通的。

        印象中看過一本,所謂"實驗"教材,裡面的內容,是把實驗步驟、動作,清楚列出,1, 2, 3, 4....,然後要學生把量測所得資料登入準備好的表格中,當然後面會有一些"問題",要學生回答。能做出"答案",即算完成該實驗。

        雖然,自己當年也不是好學生。離開學校幾十年之後,我認為,高等教育至少應訓練學生,找問題、定義問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資料等能力。而不是如前述所謂"實驗"教材,亦步亦趨,以得到"標準答案"為目標。

        我的觀察是大學四年的教育,究竟沒有使他們具備基本知識與技能。這是資源的浪費,也是學校的責任。大學院校,爭相設立碩士班,努力爭取經費、學生,以研究及出版為目標,教育的主體目標(學生)反而模糊了,不見了。

        問題是,台灣需要這麼多研究型大學嗎? 我認為,某些學校不如只辦大學部,集中資源,控制品質,搞出特色,不愁招不到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