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2013-1004 依據當下的情境與問題,把話說清楚



一篇關於商業溝通的文章。
我覺得有兩種情況要先區分:一是事前準備充份的正式的場合,二是比較不正式的的問答,甚至是聊天。



該文想要涵蓋的比較接近情境一,如果是情境二則似乎不那麼從容與有條理。常見的狀況是,經理人時間有限(我很忙,這裡不是酒吧或咖啡廳!),他很多議題同時要去處理,必須快速切入,達成結論,然後可以往前移動。可能大腦的雷達掃描區域有限,在這區域內人會去注意的光點也是可數的,講白了,不在追蹤區域內的其他信號,在當下會很快速地被認知為干擾,必須迅速加以排除。所謂主題,就是在追蹤區域內的光點,

如果聽者(太笨)無法同步抓住焦點,就很可能發生雞同鴨講的狀況,而發生「你到底有沒有聽清楚我的問題?」(發話者的主題與期待。)而本文提到的「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啊」的情境則還沒發生。所以作為聽者(被詢問者,被傳達者。)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了解問題、做出回應,則整個溝通的步調與效率是有問題的,甚至令人無法容忍的狀況。


(與R不期而遇之後的雜記。)
============================================
用邏輯力,把話說清楚,把報告寫明白
《經理人月刊》2012年2月號



  • 溝通的目的在於,如何讓對方在知道訊息後,做出理解(同意)回饋(建議)或採取行動。
  • 明確的「主題和其相關解答」與同時傳達「期待的反應」。


主管:山田,X公司最近的業績如何?
山田:是,X公司最近一季銷售額為220億元,營業利益為5億日圓。昨天股票收盤價為每股358日圓。
主管:所以呢?
山田:啊!是……好像還有特別損失的部分,扣除稅額之後,利益為兩億日圓。
主管:哦!所以呢?
山田:啊!還有……該公司利息收入為兩百萬日圓,銷售成本……
主管:我是問你,他們的業績怎麼樣?好或不好?
山田:哦!是……似乎回升了不少。
主管:好啦,有上升就是了,我知道了……



  • 資料準備充分、回答內容也很詳細,卻說不到重點上,聽的人依然一頭霧水,「你到底想要說什麼啊?
  • 明確表明期待,促使對方做出反應
  • 問題不在資料不足,而是談話中的「主題」與「期待」模糊不清。
  • 5個基本要素:「說者(作者)」「聽者(讀者)」「主題」「解答」(報告或提案)與「期待的反應」(ACTION)。
  • 用有邏輯的立論,提高說服力,3個要素:
    • 結論(說明主題核心)
    • 根據(為何達此結論)
    • 資料(導出根據的事實與資料)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The last Straw


看起來像是這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狼來了之後,A計劃、B計劃、C劃、、、、,大老闆也只能一旁乾著急,事實是大老闆背後早就先做了佈局,等待合適的時間,擺好的棋子就派上用場了。

教訓:
1.要跑在大老闆的前面。
2.要有風險控管。
3.別太自信,以為可以掌控一切。永遠得戰戰兢兢。
4.當火苗大到某種程度時,神仙也難救,時不我予矣。(注意:你可以聞到火苗,卻不一定能撲滅它。)
5.當領導者失去方向感時,無法判定輕重緩急,無法定義問題(探索、陳述正確的問題是什麼)時,一切都顯得荒謬與絕望。

2013-0930 後記:
該來的終於來了!
有點像電影「黑心交易員的告白」,只是步調緩了些,可能沒那麼腥風血雨。

我終究是bystander, outsider

2013-1015:
推測大老闆(生意人,Business)的想法:
1. 2013 1H 是觀察期。
2. 沒錢燒了,先降低支出。止血,移轉(TW)。
3. 留下可能有價值的資產,伺機而動。
4. 尋找政府計劃,金主,買主。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大老闆的佈局


大老闆開始他的佈局,既然好人先生發生不了作用,只好派出另外的高手接管,接下來是著手改變權力範圍,劃個圈讓A作最後的奮鬥,每一步看來都很合理。

也許是A曾經拍了胸保證,如今情勢丕變,且箭在弦上不得不爾。當初的活是他的前任談定的,雖說有些麻煩,畢竟後來也是經過A的評估而覺得可行的。

A麻煩是因為專業離這一行有點距離,有些事畢竟只能看到皮毛,雖然能說善道,加上美式遇好事澎風,遇麻煩見風轉舵的本事,看起來一切都美好,不管如何,進度有在往前走了,不是嗎?

偏偏這一行是沒有僥倖的,蒙頭不看不表示一切順利,時間到了它總是要回來咬你!

A眼下的重點是掌控部隊,往前推進,鞏固陣地,務必把異議份子隔離開來降低損失。雖然早在去年就已貼出英雄帖,至今還是懸缺,令人難以理解!

想起大老闆對A的評語,果其不然!

總是歲月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