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老闆的偏好

會議上,投影片上出現的是一個表格,詳列了關於是否要啟動某計劃的相關因素,作為討論決策的參考。有趣的是有一個因素叫做「boss preference」,說的是大老闆的好惡(或說是意見、判斷,我猜),然後還補充說明因為之前某一胎死腹中的計劃,老闆曾經表示過疑慮等,而與會者,似乎也都默認該因素確值得列入考慮。主講人的考慮是計劃一定要得到大老闆的背書,成功的機會才大。


我想,這有幾種可能,如果部屬確實提供了資訊及方案,大老闆無法做出決定,應該是根據疑點再收集資料並澄清,除非老闆有不能說出口的顧慮。再者,可能是因為部屬提出的方案企劃不夠具體,情報資訊不足,說服力不足所致,話說回來,這狀況下的提案部屬,早被責罵了才是。最後一種,則是專以老闆好惡為風向,置專業思考判斷於不顧的狀況了。


如果,公司上下皆抱著如此思想,會如何?有趣的問題。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五湖四海去掠奪的勇氣


長久以來,出口帶動了台灣的成長,電子業更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照理說已訓練出能夠縱橫四海的國際化人才與文化,大公司如Acer, Foxconn, Asus, HTC....想必早已是如此。

可我在中小企業看到的似乎不是這樣,奇怪的是,語言或其他能力並非首要問題,卻是心態問題,似乎台灣人已失掉走出去的志氣。碰到老外,想到的是他們人工這麼貴,鐵定無法跟我們競爭,又難溝通,遑論去管理老外,自己先認定能力不足以跟老外共事,能免則免,也沒想去吸收老外的優點、長處。又想中國這麼大,搞定中國市場就好了,何必談歐美呢?話又說回來,即便是在中國設立辦公室,想利用當地低價人力,也有很多公司鍛羽而歸,國外公司行之有年的Off-shore outsourcing,在台灣似乎不普遍。在一個公司裡,如果是年輕人這麼想,可能還好,糟的是管理階層亦做如是觀,那就難了。

台灣在世界ITC產業的生產鍊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幾億台的PC, NB, 手機, ....,一有地震消息,全世界都來探詢工廠狀況,不外乎關心訂單交貨。照過去高速成長的經驗裡,業者只要搭上列車,自然有業績,有成長。而今,市場成長減緩,霸主易位,自己搭上的這班車,似乎已不是明星,怎麼辦?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快速變動的世界,我們,尤其是年輕一代,該如何應變?因為這樣又把蘇元良先生的文章『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找來看,並摘錄於後,深深同意他關於國際化人才的觀點。

台灣是個小島國,我們缺乏如澳洲Gap Year之風氣,鼓勵年輕人往外走,去看,去經歷這世界,出國留學也不再是熱門選項。這裡有個小故事,有個朋友跟他兒子說,暑假快到了,你可以到美國,就去住公司業務員家(美國人)好了。兒子說,我不要,我又不會講英文,.....。台灣的戰後世代即將退休,這一代人為了更好的明天打拼,認命的努力工作。錢是賺到了,但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似乎做的不夠好?

=====================================
=====================================(蘇元良先生受邀於蔚華科技價值經略論壇演講之部份內容,台灣製造業的美麗與哀愁)=====================================跳脫兩岸走向真實國際化 15世紀的荷蘭「全球掠奪」思維但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走出真實的國際化,不要把國際化與西進到大陸混成一談,我們是海島型經濟,光只會擔心到大陸去,是一個思維的墮落.............所以我們必須走出去,用國際化的人才........就是因為大陸人才非常多,在大陸可以帶動很多的創新,所以,我想提醒台灣很多人注意的是,其實我們今天台灣的人才是不足的,而且素質不見得是那麼好的。我們必須要有國際化的思維,一定要跳脫兩岸的思維。
我認為台灣應該要開始發展一套「全球掠奪」的思維。我以荷蘭為例,在15世紀到16世紀之交,荷蘭雖然不是一個海島型國家,是自然資源非常有限的北歐小國家,但他們透過稅制的修訂調整,鼓勵到海外去發展,在印尼成立了東印度公司,但東印度公司所有的經濟行為跟荷蘭本土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從印尼開著船到台灣買鹿皮,再跑到日本賣給日本人,再跑到中國買瓷器,再回到雅加達銷售回整個歐洲市場,整個經濟行為都不是在荷蘭本地,都是在國際海域進行的商業活動,他們的重心不在荷蘭,只是透過稅製法律的鼓勵,讓他們賺了錢還是帶回荷蘭。這是一個國際化的思維。海島型國家沒有市場,缺乏資源,我們應該五湖四海去掠奪才對呀!
.........我覺得,應該是我們的人要出去,是要到南美洲或印度或其他地方成立營運中心,我們現在面對的現實是,我們不會是國際的營運中心.............
........為什麼我們不能訓練我們的人到國外去。我們必須要有真的國際化的管理能力。我們曾和Sony Ericsson做生意,我有很深的感觸,Sony Ericsson的總部在英國倫敦,研發中心在瑞典,但管理主管很多都是日本人,這些日本主管的平均身高大概都在160多公分左右,但瑞典人的平均身高可能是185公分,這些日本主管的英文也都還帶著濃濃的日本腔,下午開會偶爾也看到有人打瞌睡,但為什麼他們能夠管理這樣高度國際化的公司呢?我體會到,要做管理,不一定要英文嚇嚇叫才能管理外國公司這些日本主管多半都有多年國際管理經驗與訓練,在他們之前的工作經歷中,早已在日本以外的國家流浪10年、20年了,上一個工作不是在匈牙利、阿拉巴馬、就是其他不同國家的某些地區,這樣的國際化的管理能力,讓Sony已經不能稱為一個日本公司,而是一個國際公司,Sony已經走過這條路,他已經變成一個國際公司,所以用的人才中,5,000個員工中,恐怕不到100人是日本人,其他全都是歐洲人。
...........
[擺脫買得起卻管理不了的悲哀 重拾先民勇渡黑水溝的氣魄]把貝爾實驗室買下來真的不行嗎?那時的股價只有0.67美元,只要請郭台銘先生、林百里先生幾個人湊一湊,買他個30%的股權一定不是問題,可是後來想想,買下來之後誰能去管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能力管理國際級的公司,要很尊重他嗎?他們可是5點就下班了,那你就不要再亂講話喔,還是要跟我們一樣,把這些外國人操到早上5點呢?真的不曉得該怎麼做。我們怎麼去管理國際化公司,因為他們人力資源系統、法律、企業文化等等,都是跟我們不一樣的。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有國際化的思維,要有躍馬全球的企圖心,就是要到處去買技術、買公司。我們一定要有國際化管理能力,因為只靠台灣自己的力量慢慢成長,我們是沒有機會的。  
................事實上,台灣人應該是有海盜性格的遺傳的,都是很掠奪、冒險的,因為我們的祖先早期就是勇渡黑水溝,從唐山來到台灣的;只不過,100年來,我們可能被馴化了,只知道要循規蹈距,只能線性思考。製造業對我而言,是一個線性產業,成長是線性的,在同一種生意型態下,追求量的成長,一分成長就需要一分人力,連帶著對未來的規模也非常線性,大都在同一種典範下思考。
但事實上,台灣應該要改變思維,不只是要去掠奪,而且是要那勇氣冒險的格局。..............
我最喜歡王陽明先生的一首詩叫「蔽月山房」,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小時候大概都學過,詩是這樣寫的,「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今天我們躲在山中看來看去都是樹木,而且你還看不到樹林,你可能只看得到枝幹,也看不到山的蒼鬱,更不要講說若人有眼大如天,才能看得到月亮。所以,我們要擴大我們的格局,才有機會到全球去掠奪,才能發現新的機會。